紙圖工具找花魚工坊,認明butyfor。【獨創不背尺寸美容乙級紙圖課程、啟發彩妝造型設計的創意紙圖、唯美細緻的彩妝素描、髮妝型和服裝畫,實用色彩學等進修教學課程】
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
重量約佔體重的16%
成年人面積約為1.6 平方公尺,
厚度是因人、因部位不同而厚度也不相同,如:身體背側較腹側為厚。通常不包含皮下組織為0.5~4.0毫米,例如:眼瞼皮膚厚度少於 0.5mm、背部可超過 5mm。
由外向內可分為表皮層、真皮層與皮下組織
是皮膚的最外層,厚度約為0.1∼0.3mm,沒有血管分布。與外界接觸的第一道防線,表由外往內又可分為五層:
為多層鱗狀上皮組織組織,是無核的死細胞,防止水分流失及保護作用,多數化妝品作用僅能到達此層。
角質層的遊離脂肪酸是皮膚主要的化學屏障。
含天然保濕因子能維持皮膚含水量,使皮膚潤澤有吸濕性。
皮膚正常含水量10%~20%之間,若含水低於10%皮膚會變得粗糙。
是無核的死細胞,只存在手掌和腳底。
細胞內含角母素呈透明狀,可預防紫外線。
顆粒層Straum granulosum
細胞開始逐漸老化死亡,呈現扁平紡錘狀,當皮膚過度摩擦會形成厚繭
具透明顆粒狀而得名,具有防禦紫外線及折射光線的作用
由多角細胞構成,是表皮層最厚的一層。
具有淋巴液,能供給表皮層營養。
能進行細胞分裂產生新細胞。
表皮細胞最底層,新陳代謝旺盛。包含基底細胞與黑色素細胞,其比例為10比1。
基底細胞能不斷進行分裂,製造表皮層新的細胞、故又稱生發層。
皮膚更新是指新細胞往上推移到角質層,此過程為28天,又稱為「角化現象」
黑色素細胞能製造黑色素,黑色素具有吸收紫外線、保護皮膚的功能,同學黑色素細胞活躍程度也是影響膚色的重要因素之一。
位於表皮之下,是皮膚的主體,其厚度約0.3∼3mm,含有汗腺、皮脂腺、毛囊、血管、神經。真皮層由外往內又可分為乳頭層和網狀層
與表皮的底基層以波浪狀緊密相連,故名為「乳頭層」
含有微血管能供當表皮膚營養及代謝
具神經末稍,如觸覺小體能感受知覺。
位於真皮層的深層與皮下脂肪相連結。
由膠原纖維與彈性纖維交織排列呈網狀,故名
膠原纖維:維持皮膚的硬度與伸張度。
彈性纖維:維持皮膚的彈性,若脂肪增加速度太快,易造成彈性纖維斷裂形成肥胖紋或妊娠紋。
含較大血管、淋巴管,能供應皮膚營養、並代謝生理反應後的產物。
含有較大的皮脂腺、汗腺、毛囊、神經等等組織
介於真皮與肌肉之間,又稱皮下脂肪,由脂肪細胞及纖維所構成,脂肪含量多寡會影響身體曲線,一般女性較男性為厚。分布了許多血管、淋巴管、淋巴結和神經。
(1)保溫作用
(2)保護作用
(3)儲存能量
皮膚的功能
保護作用:皮膚表面有一層皮脂膜,是由皮脂與汗水所組成的弱酸性物質(pH4.6∼5.6),與表皮的角質層一起保護皮膚,具有殺菌、抑菌及防水等作用
調節體溫:正常的人體溫度約為37℃,當體溫高到足影響細胞功能時,透過發汗帶走人體熱量以達成體溫調節。
感覺功能:真皮層的末稍神經將所接收到的感覺傳達至腦部,如冷熱及疼痛、觸覺、搔癢等
分泌功能:皮脂膜所分泌的皮脂具有柔軟皮膚、保護皮膚及殺菌作用。
吸收作用:吸收的途徑有三種:由皮膚表面的角質層吸收;由汗腺開口進入;由毛囊進入。
大部份的吸收是的經由皮膚的汗腺或皮脂腺的開口(毛孔)被吸收,且吸收作用是有條件的,脂溶性的物質(如:維生素A、D、E)、重金屬、類固醇等會被吸收、水溶性的物質則不易被吸收。
呼吸的功能:皮膚以擴散的方式和外界的空氣、二氧化碳進行交換。占人體呼吸作用的1%。
排泄作用:皮膚藉由汗腺分泌汗水,將少量廢物及毒物排出體外。
合成作用:陽光中的紫外線可幫助皮膚產生維生素D,又稱陽光維生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