紙圖工具找花魚工坊,認明butyfor。【獨創不背尺寸美容乙級紙圖課程、啟發彩妝造型設計的創意紙圖、唯美細緻的彩妝素描、髮妝型和服裝畫,實用色彩學等進修教學課程】
Victory rolls、淡妝
時代背景
第二次世界大戰導致物資缺乏,1942年更是對服裝生產製造嚴格控制,任何過度的裝飾的服飾品都是「非法、不愛國」的表現,在種種規範下,使服装向著功能化與實用性方向發展。
1941年︰日本偷襲美國夏威夷珍珠港,導致美國正式對日本開戰,史稱此事為珍珠港事件。
1945年7月16日︰美國在廣島市與長崎市投下原子彈。8月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,10月國民政府接管台灣。
1949年10月1日: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在北京宣布成立。當年12月:中華民國政府搬遷到臺灣。
整體妝扮
勝利捲Victory rolls:額前的頭髮分成兩股向後反梳固定在頭頂,餘下的捲曲頭髮在後頸散開。整體髮型顯得膨大高聳濃密,且具女性魅力。這風格一直延續到二戰結束
圖源:Reddit
服飾:連衣裙上身剪裁合身,搭鈕扣、袖子、方肩、收設計腰凸顯身材,及膝A字裙簡單下擺外不需額外的打摺。
40 年代初的連衣裙的袖子剛好在肘部或前臂中部上方。除了 Kitty Foyle 風格的連衣裙,袖子沒有袖扣。
40 年代中期的連衣裙開始流行小袖子,稱為帽袖。
方肩:使用墊肩使肩膀變直,這流行到80年代又出現。
髮型:盤髮為主流,且會用頭髮來修飾臉型,髮型相較30年代更為複雜
勝利捲Victory roll:命名來由:希望勝利;飛行員為慶祝勝利以機動動作命名 - 副翼滾動,更為人所知的是“勝利滾動
指推波紋Finger wave、夾捲Pin curl、髮筒捲Rolls
Pageboy
化妝:戰後妝容以飽滿臉龐、健美體格、充滿朝氣的精神,再略施薄粉一點胭脂、拱形眉毛和紅色唇膏,追求自然健康膚色以提振精神,整體看起來容光渙發
中國審美趨向西化:眉眼刻畫以凸顯五官立體傾向歐式風格。
眉型:濃密又自然眉毛、挑起的眉弓
眼妝:以眼影暈染在眼窩打造自然的陰影效果,加強眼眉的立體感。用上下眼線延長內外眼角顯得神采飛揚。偶爾會戴上假睫毛、塗睫毛膏、加深眼皮褶皺處。
唇彩:飽滿圓潤的唇型,唇弓比自然唇型外擴。有時為增加唇彩水潤感會塗凡士林。
知名人物:
格洛麗亞·德黑文Gloria DeHaven(1925~2016)、
林恩·梅瑞克Lynn Merrick (1919–2007) 、
蓓蒂·葛萊寶Betty Grable(1929–1973)、
瑪格麗特·海斯Margaret Hayes (1916-1977)
臺灣
日據時期流西服、洋裝;1940 年代後期,女性服飾的中式服以「旗袍」為主,以「上衣下裙」為次;西式服包括「洋裝」與「套裝」及大衣款式仍盛行。1947年爆發二二八事件,本省人與外省人的隔閡逐漸加劇,一時之間台灣人很少穿旗袍。直到1949年,國民政府大舉撤退至臺,由於中國女性普遍穿著旗袍,才又再度流行,其樣式逐漸縮短,趨向簡便形式,衣長、袖長都大大縮短,旗袍長度縮短至膝蓋、小腿處,領高也減低,夏季多穿無袖,省略煩瑣的裝飾,趨向簡樸、素雅的旗袍。
40年代彰化的豬肉定價…果然是買不起肉(圖源 )
大陸
從左至右:京腔歌后白虹、銀嗓子姚莉、金嗓子周旋、日籍歌后李香蘭(山口淑子)、低音歌后白光、鼻音歌后吳鶯音 (圖源Twitter)
歐美
1940妝容 (圖源Pinterest)
Victory Rolls (圖源Pinterest)
40年代流行髮型畫 (圖源Pinterest)
Fashion Image,Nov,1942 。流行複雜的捲髮(圖源Pinterest)
1948條紋(Dan River Stripes)洋裝 (圖源)
1948年7月《GOOD HOUSEKEEPING》插圖(圖源pinterest )
1948,明亮色系的歡樂感夏裝 (圖源Pinterest)
1940年代流行鞋款:高跟鞋、牛津鞋(圖源Pinterest)
1940 年代的女鞋款式包括楔形(或楔形)鞋、露跟鞋、厚底鞋和露趾高跟鞋,都是永恆的複古正裝鞋。
1940 年代的休閒鞋包括馬鞍鞋、便鞋和夏季涼鞋。步行牛津鞋是所有女性搭配連衣裙、西裝和單品時所穿的日常鞋款。
(圖源Pinterest)
(圖源Pinterest)
教程
40年代的服飾一直流行至今,許多復古服裝多以此時代為依據。